请回答1996 | “中国硅谷”——南山科技园是如何炼成的

浏览:636 次 发布时间:2024-09-28

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

 

“我记得那是1996年,深圳市政府将科技工业园与多家工业园整合,正式成立了面积为11.5平方公里的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’。园区虽然规划面积不大,但已经是科技部‘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’发展战略的6家试点园区之一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生物工程、新材料、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。”深圳豪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炘回忆。

 

短短30年,南山区实现了GDP从78亿元到超8000亿元的奇迹。作为经济大区、科技强区的“创新之源”,谁也不会想到,如今首屈一指的南山科技园,曾经是一片滩涂。近日,记者走进豪威,作为第一家入驻南山科技园的企业,豪威见证了这片土地从一片荒芜到如今科技之城的蝶变。

 

起点:创新创业“试验场”,科技发展“高产田”

 

1985年,深圳西南部的深圳湾畔,中国大陆第一家高新科技园区“深圳科技工业园”成立。同年7月,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(即深圳南山科技园)的前身——深圳科技工业园正式启动建设。1991年,深圳科技工业园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。1996年,南山科技园获批成立。

 

“这里有位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和粤港澳大湾区最好的地段;有卓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构建的自然环境;有以大学城规划为基础丰富的教育资源;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,来形成大量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;有奋发拼搏创新创业和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;有全球各地各行各业涌入的海量资金;还有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之下、当时中国最好营商环境……”

 

回想当年,李炘认为南山高新区与1971年的硅谷极为相似。 “豪威作为中国光电薄膜技术与ITO装备和半导体显示的奠基人,做为一家喜欢攻坚克难、突破‘0’到‘1’的科研企业,当然首选‘中国硅谷’。”

 

选择南山、立足南山的豪威,是南山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缩影。在南山科技园创办初期,深圳市政府大力招商引资,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。当时,飞利浦、微软、三星等外企和华为、中兴、长城等公司也陆续在此安营扎寨。体制创新、机制灵活的南山科技园,散发出巨大的科技创新力量,迅速成为深圳特区创新创业的“试验场”,科技发展的“高产田”。

 

发展:高新技术示范基地,科技创新核心引擎

 

用“翻天覆地”都不足以形容南山区这些年来的变化。对李炘来说,他最大的感受,莫过于南山区人口从不到12万变成200多万;GDP从78亿元到8000多亿元;高校从无到近20所;城市从荔枝林和黄土地,蜕变为山海连城、高楼林立;交通从山路蜿蜒到立体多维世界顶尖;企业从不足百家到近50万家。

 

如今,脱胎于南山科技园的深圳国家高新区,以全市约8%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30%的GDP,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。孕育了华为、腾讯、中兴、大疆、迈瑞、海王、研祥、创维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。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深圳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,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大力量,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示范基地。

 

李炘说,南山科技园的发展历程,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和长远规划,举全区之力构建了最早的科创服务平台,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转化。通过建设大学城奠定了人才集聚的基础,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创造策源地和科技创新辐射地。重要的是,南山区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鼎力支持和躬身服务,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创新要素与资源,创造了最适宜企业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。

 

“正是这些核心重点的发展策略,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,为持续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,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,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和空间需求,为企业的稳定增长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

 

腾飞: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

 

从深圳湾畔11.5平方公里的南山科技园起步,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发源于南山科技园的深圳国家高新区,于2019年4月将“一区一园”的格局扩容,形成了现在的“一区两核五园”发展布局,总规划面积扩大到159.48平方公里,相当于初创时的14倍。

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去年深圳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1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9%;营业收入2.7万亿元,同比增长9.7%。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,深圳国家高新区正成为我国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的原动力。

 

如今的深圳高新区,重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,目前建有1家国家实验室、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;打造出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,高端制造装备、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,正在着力发展壮大“20+8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,打造更具卓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。

 

李炘激动地说,豪威做为第一家入住南山科技园的企业,自然不甘落后和勇于创新,把战略定位在用AI+新型显示技术为人类提供数字化的视觉盛宴,用AI+机器人构建智能体为人类提供全身心的陪伴和服务,用节能减排和科技农林技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来实现碳中和。

 

在1996年南山科技园成立之时,深圳全市只有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,产值过亿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0家。目前,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。高新技术产业向“高”攀登,创新科技企业向“新”而行,深圳南山区,追新逐高向未来,正向全球提供创新“试验场”。

 

审读:吴席平 黄晓敏

读创编辑王斗天

转载自:读创APP深圳读创,原文链接:https://appdetail.netwin.cn/web/2024/09/de0f0b4e1ac8b4b807ee82b017b645cc.html

 


分享到: